针灸推拿辅助治疗佩梅病案

Zhongguo Zhen Jiu. 2023 Dec 12;43(12):1441-1442. doi: 10.13703/j.0255-2930.20220714-k0001.
[Article in Chinese]

Abstract

患儿,男,8月龄,于2020年1月13日就诊。主诉:竖头、抬头不稳,四肢及躯干痿软无力7月余。现病史:2019年6月家长发现其存在竖头、抬头欠佳,运动发育落后于正常同龄儿童。2019年11月16日就诊于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,完善头颅MRI检查后待排佩梅病,转至儿童康复科行进一步系统检查。2019年11月17日行头颅MRI平扫:待排遗传代谢性脑病(佩梅病?)。2019年12月26日行听力检查,听性脑干反应(气传导):双耳100 dBnHL刺激未能引出V波,双耳极重度感音性听力下降;听性脑干反应(骨传导):双耳50 dBnHL刺激未能引出V波。血常规、串联质谱检测、尿有机酸检测、肝肾心功能检查、甲状腺功能检查、血氨检查、血乳酸检查等均未见明显异常。2020年1月6日查脑电图:界限性儿童脑电图,背景成熟延期。刻下症:竖头不稳,不会撑手坐,扶腋不会站,不会主动取物,四肢肌张力、肌力低,眼球震颤,胃纳可,二便调,舌淡、苔薄白,唇淡,指纹淡。孕产史:怀孕2次、分娩2次,高龄产妇,试管婴儿,第一胎发育正常,否认家族史。西医诊断:佩梅病?;中医诊断:五迟五软(脾肾两虚),治则:益气养血、通督补肾健脾。①体针。取穴:王乐亭督脉十三针(百会、风府、大椎、陶道、身柱、神道、至阳、筋缩、脊中、悬枢、命门、腰阳关、长强),双侧合谷、足三里、三阴交。操作:患儿取俯卧位,穴位局部常规消毒,选用0.25 mm×25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,风府、合谷、足三里、三阴交直刺10~15 mm,余督脉穴沿经脉循行方向平刺约20 mm,均行捻转补法,不留针。隔日1次。②头针。取穴:双侧运动区、视区、足运感区、平衡区。操作:患儿由家长抱坐于怀中,嘱家长及助手固定患儿头部及躯体,穴位局部常规消毒,选用0.25 mm×25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,均快速平刺进针约20 mm。留针60 min,每20 min快速行针1次。隔日1次,与体针治疗相间隔。③小儿推拿。操作:患儿先取仰卧位,循经按揉手足阳明经各3次,按揉足三里100次,摩腹3 min,被动活动上下肢关节3~5次。再取俯卧位,从上而下点按夹脊穴3遍;擦督脉、膀胱经,以热为度;最后捏脊3~5次。于头针治疗结束后20 min行小儿推拿,隔日1次。④中药浴。方用刘振寰教授健脾益气方:仙鹤草10 g、川断10 g、桑寄生10 g、防风12 g、狗脊10 g、牛膝10 g、当归10 g、炒白术10 g、川木瓜10 g。煎煮后取药液3~6 L,加入浴盆中,水温36~38 ℃,每次泡浴15~30 min,每天1次。⑤西药。予吡拉西坦片口服,每次0.2 g,每天3次;脑蛋白水解物口服液口服,每次7 mL,每天3次;辅酶Q10口服,每次10 mg,每天3次;艾地苯醌片口服,每次30 mg,每天3次。针刺及小儿推拿10次为一疗程,中药浴20次为一疗程,疗程结束后休息15 d;西药3个月为一疗程,疗程结束后休息2个月。2020年7月28日复查头颅MRI平扫+增强显示:考虑原发脑白质代谢性疾病-髓鞘形成不良;双侧内囊后肢弥散张量成像(DTI)数值稍低,提示髓鞘化进程缓慢。2020年7月29日复诊,家长诉患儿竖头、抬头能力较前改善,能自主翻身。嘱继续接受当前方案治疗。2020年10月24日全外显子测序发现患儿Xq22.1-q22.2区域发生617kb片段重复,包含重要功能基因鞘磷脂脂质蛋白1(PLP1)(OMIM:300401),该基因的拷贝数重复可导致佩梅病。修正西医诊断:佩梅病。2021年2月8日复诊,患儿可竖头,可抬头90°,呼名会转头,会取小丸,会积木换手及模仿声音。针刺治疗方案上,体针加五脏背俞穴(肺俞、心俞、肝俞、脾俞、肾俞),选用0.25 mm×25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,均沿足太阳膀胱经经脉循行方向平刺约20 mm,均行捻转补法,不留针。2021年8月9日复查头颅MRI平扫+增强显示:考虑原发脑白质代谢性疾病-髓鞘形成不良;双侧内囊后肢DTI数值稍低,提示髓鞘化进程缓慢。2022年6月11日复诊,患儿3岁,可竖头,俯卧可抬头约90°,能肘撑,会翻身,会摆弄小丸,偶能撑手坐,能理解简单指令及少量单音节发音。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分追踪管理显示,患儿经治疗管理,运动功能无明显倒退并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。患儿目前尚在接受针灸治疗。.

Keywords: 佩梅病; 头针; 推拿; 针刺.

MeSH terms

  • Acupuncture Therapy*
  • Mass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