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

Sichuan Da Xue Xue Bao Yi Xue Ban. 2021 Jul 20;52(4):716-720. doi: 10.12182/20210760204.
[Article in Chinese]

Abstract

目的: 分析总结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——上皮样血管内皮瘤(EHE)的临床表现、总体生存率及相关预后因素。

方法: 本研究纳入了2009年6月–2020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病理诊断为EHE的35例患者,分析其临床表现。采用Kaplan-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分析比较各亚组间生存率以及影响EHE预后的危险因素。

结果: EHE平均发病年龄为41岁(3~70岁),男女发病率比为1∶1.5(14/21)。可多发于各个器官,最常见的受累器官是肝脏(63%)。在增强CT和MRI影像学上,EHE的特征包括“靶征”和“棒棒糖征”,靠近肝周生长的肿瘤常存在肝包膜回缩征。组织病理学检查HE染色可见大小不一,形态多样的血管腔结构,腔内散在分布红细胞,肿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,呈条索状,巢状分布;免疫组化染色提示CD31、CD34、8因子、ERG阳性,荧光免疫杂交(FISH)检查提示,钙调蛋白转录激活因子1(CAMTA1)阳性率为66.6%(8/12),转录因子E3(TFE3)阳性率为18.2%(2/11)。患者1年、3年、5年生存率分别为80.00%、68.57%、62.86%。COX回归分析发现Ki-67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( P=0.034,相对危险度为5.809,95%置信区间1.14~29.55)。

结论: EHE恶性程度较低,Ki-67≥10%的EHE患者预后较差。